新生命教會國語堂代祷&募款信

崔宇 傳道|2025年10月13日

大家好,我是崔宇,芝加哥新生命教會國語堂的傳道人。真誠向主内肢體問安!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關於我們教會的一封事工代祷信,同時也是一封募款信。一方面,我想邀請大家來更多了解我們教會的近況,並為我們教會的事工祷告;另一方面,因為財務有一些匱乏,我們也希望得到更多主内肢體的支持奉獻。

這封信的內容可能稍微有些長。但我給不同的段落,加了標題。大家時間有限的話,可以參考標題,閱讀你想了解的部分。文章的最後,也會有教會奉獻的連結。

我們的故事

首先,我想不妨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教會。

我們的教會,位於芝加哥市區南側的橋港社區(Bridgeport)。教會的全稱為“新生命教會國語堂”

我們隸屬於芝加哥的New Life Community Church(NLCC)。這是一個在芝加哥有25個分堂的無宗派教會(non-denominational church)。我們國語堂是NLCC當中唯一的一個華人分堂。

圖 1|新生命教會國語堂正門

我們的開始

新生命教會國語堂成立於2015年1月,到目前為止,剛好已經有十年的歷史了。對於我們自己而言,十年並不是一個很短的時間,但是相比於其他的教會,我們又依然還是一個很年輕的教會。

我們教會的建堂牧師是姜少龍(沙龍)牧師。在最一開始的三年裡,他是教會裡唯一的一位傳道人。在這段時間裡,沙龍開始了多種別具特色的教會事工形式,包括茶堂事工(通過喝茶的方式向人傳福音,以及教牧關懷),荊棘火音樂事工(通過原創敬拜音樂,向年輕人分享信仰),新春文化祭(在每年春節的時候舉辦的教會文化節活動,吸引年輕人來到教會,認識信仰)。

2018年11月,我成為教會裡的另一名全職傳道人,開始於沙龍同工。

2020年6月,我們又有第三位全職傳道人——小旭——加入我們。

從那時起,我們這一間小小的教會,非常“奢侈”地同時擁有了三名全職傳道人。在事工上,我們各有不同的分工。沙龍負責牧會以及教會事工策劃。我負責教會的一部分門訓,以及音樂敬拜服事。小旭負責教會主日學、媒體事工,以及關懷服事。

在這個過程裡,教會又發展出了更多事工板塊,包括凡事茶屋(信仰主題茶話會),“光鹽物語”頻道(教會的YouTube頻道)。

圖 2|2019年新春文化祭,小旭(左一)、崔宇(左二)、沙龍(左三)演唱原創詩歌《荊棘火》,

我們的服事負擔:華人留學生和職青

因為我們三個傳道人本身就是留學生,並且最初教會建立的時候,我們的會眾也都是由留學生組成的,所以留學生一直是我們最有負擔去服事的群體。並且,我們教會的位置,離芝加哥的很多學校距離也不遠,最近的是IIT(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其次還有DePaul UniversityUIC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SAIC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Collumbia College等。所以自從新生命教會建立以來,我們服事了很多屆的留學生。

服事留學生這個群體,意味著我們教會會眾的流動性很大。我們沒有辦法期待來到我們教會裡的任何一個人可以留在我們教會很長的時間,也許短則1-2年,長則4-5年,更長久的人,就非常的少了。我們不得不每年都要接受會有一些人離開我們的現實。他們或者畢業回國,或者因為事業發展去了其他城市。

雖然我們心裡會有很多不捨,也只能把主裡的祝福送給他們,但是我們一直都覺得,能認識他們,服事他們,都是值得的,也是很重要的。他們既然有機會來到這個擁有信仰自由的土地上,我們就希望他們可以聽到福音,認識神的救恩,領受神的愛與祝福。最終如果他們有一天一定要離開我們,我們也希望他們可以帶著對神的信心離開。這就是我們服事的負擔。

後來,漸漸地,隨著很多留學生畢業,進入職場,職青也開始成為了我們有負擔去服事的另一個群體。

教牧團隊變化

2022年年底,小旭因為計畫回国發展,結束了在新生命教会的服事。

2024年1月,沙龍牧師也因事工方向的變化,結束了在教会的服事,並開始在海外校園服事。

从這時以後,教會的教牧團隊从三人重新變為一人,我也開始承擔起教會的牧會工作,直到今日。

關於我的服事

教會裡的人都叫我“老崔”。雖然我並不老(1988年生人),但是我喜歡大家這麼稱呼我,因為很親切。我跟別人開玩笑說,我爸爸的朋友曾經都叫他“大崔”,而我的朋友大家反倒叫我“老崔”。

我出生在大連,成長在天津,算是半個大連人,也算是半個天津人。2011年,我來到美國芝加哥留學。2012年,我信主受洗,成為了一個基督徒。

2015年,我第一次感受到全職事奉的呼召。那時,我有一個很強烈的感動——我想要帶人信主,讓人們得救,並幫助人們更深認識神。那時候我非常確信,沒有什麼事情比這件事情更值得去做。但問題是,那個時候的我剛剛信主三年的時間,靈命還很稚嫩,同時,我也沒有任何神學院的裝備。更重要的是,我並不知道如何才能真的開始全職服事。

沒想到三年以後,神真的這樣帶領我。2018年11月,就在我在新生命聚會的第四年,我真的成為了一名全職傳道人,開始了在教會裡全職服事的工作。

我的服事熱忱:門徒造就

雖然因為我的音樂恩賜,我在教會參與的主要服事內容是敬拜音樂事工,但其實我真正最有負擔去做的,其實是門徒造就。這種感動,自2015年第一次被呼召以來,從來沒有改變過。

所以在參與教會敬拜音樂事工的同時,我也參與到教會的慕道班、初信造就班、查經班的服事中。2019年,我和教會的另一個弟兄發起了一個每週一次的查經團契(庇哩亞查經團契),帶領人們一起學習聖經,一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在繼續著。

就這樣,在我全職服事的前5年裡,我在教會裡一方面參與敬拜音樂事工的服事,另一方面,我也參與教會的門訓。

第一次牧會

2024年1月,隨著沙龍牧師結束了在教會的牧會工作,我承擔起了牧養教會的責任。這是我全職服事以來,第一次牧會。對於我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責任,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其實我最一開始面對這個責任的時候,有很多的擔憂,因為我知道我自己有很多非常有限的地方。

首先,我不擅長講道。在這之前我有過一些講道的經驗,但是每次我都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準備講道。並且每次上台我都會緊張,沒有辦法完全鬆弛,講道的時候,必須一字一句的念我的逐字講稿,好像一個讀稿機器在做學術報告。

其次,我不擅長跟人建立關係。我的性格是內向性格,是一個“I”(introvert)人,甚至還有一些輕微社恐,喜歡迴避跟人的互動,尤其是不熟悉的人。

第三,我非常不適應去在一群人當中,扮演一個Leader的角色。

這樣看來,一个牧師最需要的几个素質,我都不具備。所以當我面對這樣一個責任的時候,我很緊張,也很沒底。我覺得我可能很快就會burn out。

但是當我走過牧會的第一年(2024年)以後,我發現我和我們教會在這一年收穫了太多神的祝福和看顧。

感恩:神的祝福和看顧

首先,神的第一个看顧是:祂帶給我内心的平安。就在我剛開始牧會,最沒底,最緊張的時候,神在我的心裡,毫無徵兆地給了我一個提醒:這是祂的教會,祂會來負教會全部的責任!

這個提醒來得非常突然,也非常及時。更重要的是,它帶給我的平安,是我在那個時候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我原本非常擔心,我的有限會直接影響著教會的未來,但是神的提醒,讓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擔憂全是不必要的。我突然意識到,教會的未來從來都不是被人決定的,而是被神決定的:難道祂的能力不是遠大過我的能力嗎?難道祂愛教會裡的羊群不是遠多過我愛他們嗎?神怎麼可能撇下我一個人,讓我孤軍奮戰?

這更像是神對我信心的一次操練:在我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的時候,我才會更深地去依靠祂。從這一刻起,我竟然再也沒有最一開始的擔憂,而是非常平安地相信,我用心做好神托付給我的,而祂會對教會的未來負責。

神的第二个看顾是:祂看顧我們第一年的奉獻。我們2024年一年的奉獻目標是$62,000。這其中包括我的工資,教會事工運作費用,教會房租,税款等等。

其實我們以前算過一筆帳。按照教會裡有收入的弟兄姊妹,都十一奉獻的話,其實也是不足以支持教會裡的所有支出的。也是因為這樣一個原因,我原本以為我們會在2024年經歷財務赤字,這對我們教會的生存是很大的威脅。但是感恩的是,有兩個教會以外的家庭,自發地開始奉獻給國語堂。2024年結束的時候,我們竟然沒有出現任何赤字。收到的奉獻,恰好達到奉獻的目標。

神的第三個看顧是:祂帶領新人來到教會。我剛開始牧會的時候,教會裡的人數很少。教會裡的一些同工也擔心教會裡如果一直人這麼少的話,前景不太樂觀。我心裡也清楚,以我第一年牧會的工作壓力,我也沒辦法有精力去做教會的外展事工。但是因為我又有對神的那分平安在心裡,我知道祂會看顧,所以我也沒有擔心這件事情。後來也果然如此,神一點一點帶新人來到我們教會當中。在2024年,教會人數從最一開始的10多個人增長到30多個人。

神的第四個看顧是:祂帶領、祝福我們的服事。2024年,我們按立了一位很有責任心的弟兄(蕭涌剛弟兄)成為教會的執事。他和他的太太(阿酸姐妹)在這一年做了很多關懷服事。他們在我第一年服事壓力特別大的時候,分擔了很多。他們對人的關懷,也鼓舞了我很多。

另一件感恩事項,是2024年6月,我和我的太太(朱峰姐妹)結婚。在我的服事裡,有了一個很好的夥伴。我們一起祷告,一齊關懷,一齊服事。

圖 3|2024年12月,萧涌刚弟兄的執事按立儀式,我們眾人為萧涌刚弟兄,以及他的妻子阿酸姐妹,按手禱告。

圖 4|2024年4月,我和我的妻子朱峰的訂婚留念。朱峰如今是我生命裡的屬靈、事工夥伴。

對我來說,還有最重要的一個收穫:神幫助我個人的成長。如今我已經在牧會的責任上,服事了18個月了。我看著自己服事狀態一點一點地發生變化。原先我所缺少的那三個牧者的素養——不擅長講道,不擅長人際關係,不適應Leadership的角色——都改善了很多。

對於今天的來說,講道不在是一個生硬的讀稿過程,而是可以真情實感地和會眾對話的一種體驗。有些時候,會聽到會眾對我信息的肯定,也讓我很熟鼓舞。並且每週一次的講道,對於我來說,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挑戰了(一年裡的52個主日,我需要參與85-90%的講道服事)。我可以在連續講道的同時,有精力去做更多關懷,以及其他的服事。

人際關係也不再是一個很挑戰的事,相反,我漸漸開始更加享受,也更加敞開於與人的互動之中,去了解他們,傾聽他們,去愛他們,也去鼓勵他們。

最後,我開始在自我認同裡,接納自己Leadership的角色,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我們的教會,真的能帶給人祝福。

走過這一切,我知道,神之前給我的那個提醒一直都是真實的。祂都真的與我們一直同在,祂也一直在為我們這一間小小的教會負責。

所以,我深深感嘆那句話: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

我的牧養負擔:幫助人們認識耶穌生命的美麗

我自己信仰生命的轉折點,發生在我看見耶穌生命有多美麗的那一刻。

在這之前,我其實一直沒有辦法完全體會到“在主裡的喜樂”是怎樣一種體驗。雖然會有喜樂的經驗,但沒有經歷過那種完全被這種喜樂征服的體驗。直到有一天,在我有一次靈修,並且默想耶穌生命的樣式的時候,我突然發現,耶穌的生命好美麗,祂的愛好美麗,祂的聖潔好美麗。

那種美麗留給我心裡的印象,已經不是單純承認耶穌生命是美麗的那樣簡單,而是讓我第一次意識到,耶穌生命的美麗,是這個世界裡,最能夠帶給我們生命滿足感的那種美麗——我第一次意識到,擁有耶穌,是一件可以讓我們的生命無比富有的事情。

從而,我得到了一個從來沒有過的屬靈洞見:一個人生命最美好、最健康、最完全的狀態,是活在耶穌基督的生命裡的狀態。

從那時起,我開始意識到,這是值得每一個基督徒都去領悟和尋求的一個祝福。尤其是作為一個牧養年輕人的傳道人,我看到說,這也是很多年輕基督徒的需要。我看見很多年輕基督徒,和曾經的我一樣,在身分認同上,認定自己是基督徒,在經歷神帶給他們生活裡的祝福的時候,也會喜樂,但是卻並沒有很多人真的享受神祂自己,也不真的享受耶穌的生命。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辦法體會到跟隨基督本身帶給我們的那種純粹的喜樂和滿足。這讓我們的信仰時常感到是乾枯的。

所以,這是我在牧養上,最有負擔的方向。我想幫助人們認識耶穌生命的美麗,享受活在主裡的滿足感,哪怕那意味著我們要更多地去愛,或者更多地去背負我們的十字架,但是那也意味著,我們會獲得這個世界不會帶給我們的滿足感。

“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愛裡。”——耶穌(約翰福音 15:9-10)

目前我們在做的

目前,除了教會主日崇拜的聚會以外,我們還有下面的事工內容:

  • 主日學(目前由阿酸姐妹帶領“情緒健康的靈命”主題內容)

  • 庇哩亞查經團契(每週二晚,由我負責帶領的查經班)

  • 禱告會(每週四晚,由核心同工輪流帶領的線上禱告會)

  • 關懷事工(由十多個教會同工一起參與的關懷事工,去關懷教會當中其他的弟兄、姊妹,以及慕道朋友)

  • 慕道班&初信造就班(目前由我,以及楊潔姊妹一起負責)

未來我們要做的

目前我們還有很多新的內容需要去做:

首先,我們需要發展具有創意的福音事工。在一個文化色彩濃厚,物質豐富的大城市裡,去向年輕人傳福音、帶他們進入到教會生活是有很大挑戰的。我們需要繼續去探索出有效的福音事工。一方面,我們會繼續禱告,求神帶人來到教會,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擁抱創意性的事工,去尋找到對當代年輕人更容易接納的方式,去把信仰分享給他們。

並且我相信,福音事工需要動員教會裡所有的弟兄姊妹一起參與。在今年年初的大齋期裡,我們設計了一個動員大家與人連結的創意性事工:用40天去愛一個人。教會裡很多人參與其中,也收穫了很美好的見證。

我們會繼續不斷嘗試更多創意性的福音事工。讓教會與這個世界更好的對話。

另外,我們需要逐漸發展我們的兒童事工。在過去幾年,我們教會逐漸有越來越多年輕家庭開始迎來他們的孩子。為了讓這些家庭可以帶著孩子參與教會生活,我們需要開始發展兒童事工。

除此以外,我們需要更多利用媒體平台。為了讓芝加哥更多的人能夠認識我們教會,找到我們教會,了解我們教會,我們會嘗試更多使用媒體平台,包括Instagram,YouTube,Facebook,甚至是小紅書。

更多與其他教會連結。芝加哥是一個擁有很大禾場的地方,我們和周邊的其他華人教會、傳道人有一個共同的看見——我們需要更多連結,並一起同工,來把福音傳出去,也來一起建造人的生命。

願這一切在神眼裡被看為美,並帶領我們。

請為我們祷告

正如您所看到的,我們依然是一個年輕的教會。但是我相信,帶著信心,神會更多來使用我們。我們需要更多信心,也需要更多禱告。所以,我們真誠邀請您們為我們禱告以下內容:

  1. 請為教會的福音事工祷告,求神帶領我們探索出更多有效的傳福音給年輕人的事工模式。求神幫助我們更多與還沒有認識神的年輕人有更多彼此認識的機會。

  2. 請為教會興起更多教会领袖祷告,求神讓教會裡更多的人可以擔起帶領、牧養、教導、管理的事工領袖,好讓我們可以有能量祝福更多的人。

  3. 請為我們未來的兒童事工祷,求神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祝福有孩子的家庭。

  4. 請為我們教會年輕人的信心、生命祷告,求神興起我們教會裡的年輕人的信仰熱忱,看見耶穌生命的美麗,享受耶穌的生命,經歷耶穌同在的喜樂,愛祂,也愛身邊的人。求神幫助他們在信仰裡,找到人生值得追求的方向,不迷茫,不困頓。求神讓他們在教會裡感受到家的歸屬感。

  5. 請為我們與其他教會的連結禱告,求神幫助我們與鄰舍教會有更多彼此的互通、連結、同工。起身幫助我們一起成為這個城市的華人社區的祝福。

  6. 請為我們的財務祷告。

2025年募款進度

目前,我們募款的進度落後於我們的計劃。

新生命教會國語堂2025年的財務目標是:$71,400(包括崔宇傳道的工資、教會飯食、教會房租、New Life Community Church 總會運作費用-佔20%)。

截止到2025105日,我們已經募集的奉獻是:$40,997。

我們需要長期奉獻支持夥伴

我們歡迎所有一次/短期的奉獻支持。

同時,我們耶誠摯地邀請您成為新生命教會的長期事工代禱支持夥伴如果您有感動成為我們長期的支持夥伴,將會對新生命教會的事工有很大幫助。

如果您想更多了解新生命教會的事工,請您持續關注:

如果您想更多與我們交流,歡迎聯絡新生命教會國語堂傳道人崔宇:

  • 電子郵件:cuiyu126@hotmail.com

  • 電話:(773)251-6005

注:如果您參與對新生命教會的支持奉獻,無論短期或長期,都將會在這一年年底,收到來自我們的感謝信&事工進展匯報。

如何奉獻

新生命教會國語堂隸屬於芝加哥New Life Community Church(NLCC)。我們所收到的所有奉獻資金,都直接由NLCC總會的財務部門專門管理。

奉獻方式有兩種:(1)現金 / 支票奉獻(2)線上奉獻

支票奉獻:

payable to: New Life Community Church Bridgeport Mandarin

Memo: General Fund

支票郵寄地址:Yu Cui, 3039 S Normal Ave, Chicago, IL 60616

線上奉獻:

  1. 在進入到奉獻頁面之前,請參考下面的奉獻頁面說明(下圖)。

  2. 點擊下方“進入奉獻頁面”按鍵,進入新生命教會國語堂的官方奉獻網頁。

進入奉獻頁面

注:如果您所在的公司提供matching fund,鼓勵員工奉獻,也將促進您支持的果效。New Life Community Church的Tax ID是:20-2036638